湿法混合造粒机安全操作与标准规程详解
更新时间:2025-09-24 点击次数:67次
湿法混合造粒机是制药、食品及化工行业中用于将粉末原料与粘合剂混合并制成颗粒的关键设备。其操作规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人员安全。以下是基于行业标准总结的核心操作规程。

一、湿法混合造粒机操作前准备
1.环境与设备检查:操作前需确认工作区洁净,设备挂有“已清洁”状态牌且在有效期内。检查设备各部件完好无损且安装牢固,压缩空气压力稳定在0.5-0.6MPa,电源电压符合要求,气、水、电管路畅通无泄漏。同时需检查润滑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功能正常。
2.物料准备:按工艺处方准确称量原辅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粘合剂需提前配制,并根据物料特性确定添加量。
二、运行操作步骤
1.投料与混合:打开锅盖,将粉料倒入物料锅,投料量不得超过锅容量的1/2。关闭锅盖后,先启动搅拌电机进行干混,使物料初步均匀。
2.制粒过程:干混后,按工艺要求启动切割电机并加入粘合剂。粘合剂应快速加入,湿混时间宜短,以避免颗粒过硬。搅拌与切割速度需根据物料特性设定,通过观察口监控颗粒成型情况。
3.出料与清场:制粒完成后,打开出料活塞,启动搅拌桨将颗粒排入料车或容器中。每批生产结束,挂“待清洁”状态牌,并按设备清洁规程清洗设备接触面,清除残留物料,防止交叉污染。
三、安全注意事项
1.个人与设备安全:设备运行时严禁将手或工具伸入锅内,所有防护罩不得移除。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眼镜、口罩等劳保用品。
2.运行监控:运行中密切注意设备声音、振动及电流变化,发现异常响声、剧烈振动或温升过高应立即停机检查。单日连续运行不宜超过20小时,防止电机过热。
3.紧急情况处理:若遇紧急情况,可按下急停按钮。若在开盖延时时间内未打开锅盖导致重新锁住,可按一下急停按钮并恢复,待门信号灯亮后再操作。
四、维护与保养
1.日常维护:每班结束后检查设备密封性、清洁程度,并及时清理残料。每月检查切割刀、搅拌桨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检查密封圈气密性及电气接线。
2.定期保养:每半年对减速箱、轴承等补充或更换润滑脂,检查同步带张紧度。年度维护需清洁主机内部,检查电器元件和线路,更换老化部件。
遵循以上规程,不仅能保障湿法混合造粒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更是确保颗粒质量一致性和符合GMP要求的关键。